乙肝科普常识

2021-02-22 01:18:37 作者:乙肝知识 人气:

导读: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

  乙肝是中国感染人数最多,危害最大的传染病之一。目前,在中国约有1.2亿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每年约有35万人丧命于乙肝相关的疾病。

 

  一、乙肝的祸起根源(HBV病毒)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

  HBV是直径42nm的球形颗粒,又名Dane颗粒,有外壳和核心两部分。外壳有表面抗原(HBsAg),核心含有部分双链,部分单链的环状DNA,DNA聚合酶,核心抗原(HBcAg)及e抗原HBeAgHBV为嗜肝病毒,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并损害肝细胞,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纤维化。

  二、乙肝的发病机制

  1、肝细胞损伤机制:主要是由于免疫系统对肝细胞表面上表达的乙肝病毒抗原的免疫反应所致。调节性T细胞(Treg)在肝细胞损伤中起重要作用。效应细胞主要是杀伤性T细胞和K细胞,通过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ADCC)作用引起肝细胞损伤。

  2、乙肝病毒持续感染机制:分为病毒因素和宿主因素。乙肝病毒的毒力增强、HBV基因高突变现象可引起病毒复制和表达能力下降,抗原肽/MHC分子构型变化,影响病毒抗原的提呈,影响T细胞识别功能。逃避宿主的监视。HBV可通过逆转录酶作用,使其病毒DNA与宿主细胞染色体整合,病毒表达的免疫原性抗原减少,以逃避宿主应答。由于其外膜基因突变,改变了包膜蛋白的构型,不能与抗体有效结合,病毒持续复制,导致感染慢性化。

  三、乙肝的自然病程

  根据临床病程,慢性HBV感染的自然病程可划分为4个阶段,即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非活动或低(非)复制期和再活动期。

  1、免疫耐受期:特点是HBV复制活跃,血清HBsAg和HBeAg阳性,HBVDNA载量高,但血清ALT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肝组织学无明显异常并维持数年甚至数十年,或轻度炎症坏死、无或仅有缓慢肝纤维化的进展。

  2、免疫清除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免疫耐受期消失进入免疫活跃期阶段,血清HBVDNA下降,伴有ALT持续或间歇升高,肝组织学中度或严重炎症坏死、肌纤维化可快速进展,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衰竭。

  3、非活动或低(非)复制期:表现为HBeAg阴性、抗-HBe阳性,HBV DNA持续低于最低检测限,ALT/AST水平正常,肝组织学无炎症或仅有轻度炎症。大部分患者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大大减少。

  4、再活跃期(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处于非活动期的患者出现1次或数次的肝炎发作,多数表现为HBeAg阴性,抗-HBe阳性,HBVDNA活动性复制、ALT持续或反复异常,可进展为肌纤维化、肝硬化、失代偿肝硬化和肝癌。

  四、HBV标志物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HBV病毒感染的临床检查以血清学标志物的免疫检测为主,各项标志物及临床意义如下。

  HBV感染血清标志物的意义

  【三大抗原】

  HBsAg(乙肝表面抗原)由于位于病毒的最表层,为检测病毒存在与否的最敏感的指标。

  HBcAg(乙肝核心抗原)作为病毒内壳的主要成分,常常处于外壳的保护下,用目前的技术手段很难被检测到。

  HBeAg(e抗原)是乙肝病毒在人体内大量复制时的产物,因此它也成为人体内病毒量大、传染性强的一个象征。

  在人体内,抗原与抗体之间就好像钥匙和锁的关系一样,一种抗原往往只能对应一种抗体,抗体在人体中除了具有针对性的清除抗原、对抗入侵者的作用之外,也能成为帮助医生找到病毒的重要法宝。

  【三大抗体】

  HBsAg对应的抗体就叫抗-HBs。

  HBeAg对应抗-HBe。

  HBcAg对应抗-HBc。

  【两对半】

  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俗称的“两对半”,作为医生手中强力的监测武器,让乙肝病毒无所遁形。

  【大小三阳共同点】

  HBsAg、抗-HBc阳性,代表体内存在病毒,而且人体对病毒有反应。

  【大小三阳区别】

  【大三阳】的HBeAg是阳性的,代表病毒正在人体内大量复制,传染性非常强,【小三阳】的HBeAg阴性,说明病毒的复制并不活跃,因此其传染力也非常弱。

  五、HBV传播途径

  乙型肝炎病毒通过与受感染者的血液或体液接触传播,主要传播途径有以下几条。

  1、母婴传播:是最重要的传播途径,中国约有30%~50%的乙肝患者是母婴传播所致,成人肝硬化、肝癌90%以上是婴幼儿时期感染上乙肝病毒的。

  2、血液传播:输入被HBV感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后,可引起输血后乙型肝炎的发生。

  3、医源性传播:在医院的检查治疗过程因使用未经严格消毒而又反复使用被HBV污染的医疗器械引起感染的。

  4、性接触传播:未加保护的性接触。

  5、密切生活接触传播。乙肝患者的体液具有传染性,体液包括唾液、泪液、汗液、乳汁、精液、内分泌液、血液等。

  六、预防

  1、接种有效对抗乙肝的疫苗。

  2、避免与他人共用针筒、胡须刀、牙刷及其他可能受到血液污染的物品。

  3、被乙肝被人所用的针筒、刀片刮伤时,应及时清洗伤口和包扎伤口,并在24小时内接种免疫球蛋白。

  4、清理家里有乙肝病人的体液时必须带手套。

  5、进行夫妻生活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

  6、如果婴儿母亲为病毒携带者,婴儿必须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

  乙肝的病原体HBV感染人的宿主范围很窄,仅限于人和黑猩猩。且在已知肝炎病毒中,HBV的危害是最大的,同时也是已知的第二种人类致癌因素,肝癌与HBV的相关率高达80%。目前,HBV感染每年可造成上百万人死亡,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相关文章
本类推荐更多+
栏目热点更多+
用户评论